全国高端空降联系方式_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_全国可约可空降平台

动力电池产能过剩?特斯拉搅动万亿储能市场

目前我国新能源电池以锂电为主,重点在消费、动力和储能三大应用领域,其中动力电池的占比超过70%。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,是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主要引擎,更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中之重。与此同时,这是一条万亿赛道,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,日后需求将会越来越大。

动力电池正进入下半场

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5月,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56.6GWh,同比增长57.4%;1-5月,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233.5GWh,累计同比增长34.7%。装车量方面,今年5月,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8.2GWh,同比增长52.1%;1-5月,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19.2GWh, 累计同比增长43.5%。

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,动力电池需求旺盛,各大电池厂积极布局更多产能,动力电池企业竞争“白热化。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,亿纬锂能、孚能科技、国轩高科、瑞浦兰钧、兰钧新能源、比克电池、比亚迪、赣锋锂业、盛虹控股集团、中科弘泰、航天锂电等多家企业对动力电池扩产。

新能源汽车的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等三大核心零部件中,动力电池所占整车成本最高,也直接决定了整车的性能,生产设备的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将直接影响到电池的质量、效率和一致性。

随着国内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,动力电池企业的竞争力将会进一步的提升,对于动力电池,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,包括能量密度、功率密度、安全性、使用寿命、极端环境适用性和降低成本等方面。企业对柔性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要求持续提升,将为工业自动化企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
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,让动力电池市场实现了“突飞猛进”的增长。但近期,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消息却不绝于耳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前不久的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预计,到2025年,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为1000-1200GWh,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经达到4800GWh。当前产能严重过剩,产业必将回归到理性状态。

其实从今年3月份开始,取消订单、产线停产、人员离职等众多负面消息在动力电池行业内流传着。归根结底,裁员降薪都是为了降本,而降本则是为了减少今年产能过剩带来的经营压力。在此背景下,动力电池企业要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,换战场是下半场的必然选择。

储能是企业的新出路?

储能电池,顾名思义,是用于储存电能的电池系统,被广泛应用于电网储能、家庭储能、工商业储能、通信基站等领域。

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力下,许多与储能或电池相关的企业均在各地投资与落地储能项目,预计2025年的年产值将会上升一个台阶。例如,亿纬锂能成都项目协议投资100亿元,主要包括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两大板块,储能电池方面,主要生产高容量和高倍率21700电池,预计年产9GWh;动力电池方面,主要生产动力电池及系统,预计年产21GWH。

前不久,特斯拉CEO马斯克时隔三年再度访华,并与宁德时代曾毓群会面,媒体猜测商谈的内容可能包括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储能电芯供应、未来在北美合作建电池厂以及动力电池供应的事宜。

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4月,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正式举行。该工厂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(Megapack),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,储能规模近40GWh,产品提供范围覆盖全球市场。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计划于2023 年第三季度开工,2024 年第二季度投产。

再来看下,特斯拉储能一季度出货暴增360%,火爆的业绩更是凸显出全球储能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,尤其在中美欧三大市场齐爆发之际,储能已成为新能源领域最被看好的核心赛道。

储能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,包含用户侧储能、电网侧储能、电源侧储能等,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不同的用电+储能应用场景。目前全球各国大型储能、工商业储能、户用储能项目都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

今年4月,国家能源局发布的《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》中提出,2023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计划提高到51.9%左右。而新能源发电具有高波动性,电力系统想要做到稳定供能必须要依靠储能电站。政策驱动下,有产能消纳需求的动力电池厂商蜂拥至储能市场。

储能并不是刚刚进入电池厂商视野,相反,在政策和需求的推动下,储能市场早在两年前就是行业除新能源汽车之外的另一目标市场,只不过在锂电池成本过高的背景下,很多储能项目被延迟投入运行。

动力与储能驱动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,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,大量玩家讲跨界而来,“追风”企业大量涌现,行业竞争加剧,市场被不断细分。但是热潮退去之后,行业进一步优胜劣汰,只有在性能、成本、安全、技术上具备优势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。

现阶段,头部锂电企业的业务重心仍然是动力电池,但随着全国动力电池装机增长放缓,锂电企业纷纷开始将储能视为新的业务增长点。

面对电池产能过剩,价格战不可避免。看看最新消息,蔚来全系降价3万元,也许动力电池的明天,就像蔚来的昨天,除了降价竞争,别无出路。

未来,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在动力电池价格大幅上涨下,市场中的上百家企业留存下来的可能不足十分之一。